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 > 为什么旧照片里的山野大都是光秃秃的

为什么旧照片里的山野大都是光秃秃的

近日,闲暇之余与家人一起去走了绍兴老城区的府山。

府山,原称卧龙山、文种山。卧龙山是因其盘旋回绕、形若卧龙而得名。又由于越大夫文种葬此,故名种山。而府山之名的来历,是因为旧时府治据山之东麓,因此又有了这个俗称。

当然今天我不是来说府山的历史、风景或游山之心情的,我想说的是一张照片:在越王台上的“越国史迹陈列厅”,有一张灰色黑白老照片,正下方标注:“府山望海亭(1940年左右)”,也就是说,照片展示的是1940年左右府山望海亭的场景。引发我关注的倒不是那时望海亭的简陋,而是视线所及之处,亭子所在的整个山峰光秃秃一片,不要说高大的树木了,连低矮的灌木都没有,整张照片给人的视觉冲击就是二个字:荒凉。

一旁还有一张府山风雨亭的老照片,拍摄时间更早:1930年左右。而照片中所看到的除了近处有一片荒草外,风雨亭四周及远处也是满目荒凉。

照片里的场景与我今日看到的实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今日的望海亭,依旧挺立在府山之巅,只是已经改建成了飞翼楼(越大夫范蠡受命建,存“以压强吴”之意,后废。唐时其址即建有望海亭。历代曾易名五桂、越望、镇越。屡圮屡建。1981年重建,仍名望海亭。1997年10月1日拆望海亭建飞翼楼)。风雨亭(为纪念鉴湖女侠秋瑾而建,取烈士绝命词“秋雨秋风愁煞人”之意)还是风雨亭,只是现下的府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完全是遮天蔽日,不要说望海了,站在飞翼楼望风雨亭,又或者是站于风雨亭望飞翼楼,只能发出“不识府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

(今日府山)

(府山风雨亭)

而这样的情况也不仅仅只在绍兴的府山出现,美丽的杭州西湖边,有举世闻名的宝石山保俶塔。在西湖的南岸,更有一座因白蛇传传说而闻名的雷峰塔。翻看此两塔的老照片,也同样的出现了古今景观对比呈天壤之别的情况。

如宝石山保俶塔,这座五代十国始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修的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一直是西湖胜景的标志性建筑。而谁又能想象,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保俶塔其下的宝石山,除了几棵东倒西歪的小树外,几乎尽是岩石裸露,荒草丛生。

而雷峰塔则更惨!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雷峰塔是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下面我们来看看美国人西德尼·甘博于民国八年(1919年)拍摄的雷峰塔。此时的雷峰塔还没有倒塌(倒塌于1924年),但塔身已经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而在塔的四周山坡上,不要说看不到树木,简直就是寸草不生,人看着,不由得凄凄惨惨、心生悲凉。

而如今的宝石山上保俶塔、雷峰山下雷峰塔(2002年重建),则是完全不同的样貌。

(宝石山保俶塔)

(今日之雷峰塔)

为什么会这样???

经分析判断,我总结出有以下几点:

一是拍摄光线、曝光技术、照片老化等问题,导致一些向阳的山坡整体发白,比如甘博拍的雷峰塔后面的山坡,远看一片荒芜,但如果细看,还是能见到一些草木。

二是管理保护问题。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形成风景名胜、古建名木保护的概念和意识,加上山林产权私有化,无论是绍兴的府山,还是西湖边的保俶、雷峰两塔,政fu及社会均不会给予制度性的管理和保护,照片中我们所看到的景象也是当时的一种常态。

三是生活方式问题。那时,树木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烧火做饭基本靠柴草,而当时又没有植树造林的意识和规划,山林植被基本靠天收。在产出不足而需求无限的矛盾下,像府山、宝石山等位于城市中心的山地,其山上高大的树木自然是难以存留了的,即便自然生长出一些柴草,也会被附近的居民第一时间收拾得干干净净了。如下图,也是拍摄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中年男人挑着柴禾担子从宝石山上走下来。

(宝石山下老樵夫)

四是拍摄角度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老照片,大多为一些外国人拍摄。这些外国人来到积贫羸弱的中国,自然是要选取一些难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特征的镜头作为其照片的内容,于是满目荒凉就成为了老照片的主色调。(想起了BBC的滤镜)

第五点是最主要的,也是造成老照片与现今的风景巨大反差的深层次原因,即时代大不同。

我们现在看到的老照片,大多是在清末到民国年间拍摄。那时候的中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遍地荒凉、满目疮痍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和本色。如此背景下,我们看到绍兴府山、西湖宝石山等山野都是光秃秃的,其实还只是那个时代的冰山一角。而现下的中国,已是今非昔比,太平盛世,国力强盛,走遍大江南北,处处风景如画,绍兴府山、西湖两塔等,只是神州画卷中几道普通的风景,不足为奇!

备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公众号:潜水南